🎉Photobook Hour:朱盈樺《閱讀筆記:Book Phenomenon》🎉
《閱讀筆記:Book Phenomenon》一書作者朱盈樺以台北為主要基地,拜訪19位近年曾進行與「書」相關的本土實踐者,訪談與對話內容涵蓋創作、展演、編輯、策展、出版、教學或研究等不同面向,透露不同類型書籍背後所涉及的創作需求與文化想像,並提供了2020年前後的台北「書文化」的交織狀態的切面。
歡迎大家下載閱讀《閱讀筆記:Book Phenomenon》:https://www.tw-chuyinhua.com/book-phenomenon
講者介紹|
朱盈樺 CHU YinHua
藝術家、視覺文化研究者,近期關注當代生活中媒介意義的轉換,尤其是數位時代的書誌創作文化現象。 英國西敏寺大學媒體藝術教育研究中心Practice-Based博士、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攝影與城市文化學系碩士,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
- - -
講者|朱盈樺
與談|林怡秀
時間|2021/08/27(五)19:30-21:30
*因疫情因素,本場講座僅以粉絲專頁直播方式進行
*免費參加,歡迎捐款支持 Lightbox 繼續舉辦活動:https://www.lightboxlib.org/donate
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,追蹤數超過1,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-節目主持人-影音頻道,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,本集主題:「當時小明月」介紹 訪問作者:林佳樺 內容簡介: 再活一次,誤為遭棄的童年 找家的過程,就是找到自己的光 林榮三散文獎得主林佳樺 第一本散文集 「我開始記下有關宜蘭的一切;書寫時,我的心也是穿行在長長的隧道,一個人,進出一座又一座的山。」──林佳樺 ...
支藝樺粉絲專頁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
🎉Photobook Hour:朱盈樺《閱讀筆記:Book Phenomenon》🎉
*本次活動為線上講座,無提供現場參與,請大家在家舒服的觀賞直播喔!
《閱讀筆記:Book Phenomenon》一書作者朱盈樺以台北為主要基地,拜訪19位近年曾進行與「書」相關的本土實踐者,訪談與對話內容涵蓋創作、展演、編輯、策展、出版、教學或研究等不同面向,透露不同類型書籍背後所涉及的創作需求與文化想像,並提供了2020年前後的台北「書文化」的交織狀態的切面。
「我們手上的書,都是歷經各式挑戰與審查制度所留存下來的。」「書本會消失的說法一直存在,2010年以後,全世界的藝術書展 (art book fair) 以更高密度、更多元的樣態出現。」疫情下,許多的藝術書展轉為線上舉辦,人們可以如何在虛擬空間中閱讀實體書?數位時代下,我們可以如何思考及想像「書」的存在、樣態與文化?
8/27(五)19:30,Lightbox邀請了作者朱盈樺及藝術編輯林怡秀,一同針對此書的創作/研究動機、訪談內容與編輯思考進行對話。歡迎所有對攝影書(photobook)、小誌(zine)、藝術家書(artist’s book) 有興趣的朋友們,一起在線上參加喔!
*此書以自出版方式限量印刷100本,以提供圖書館館藏與相關研究者文獻。全文以電子書方式提供下載。
👉️ 歡迎大家下載閱讀《閱讀筆記:Book Phenomenon》:https://www.tw-chuyinhua.com/book-phenomenon
---
📢 講者介紹|
朱盈樺 CHU YinHua
藝術家、視覺文化研究者,近期關注當代生活中媒介意義的轉換,尤其是數位時代的書誌創作文化現象。 英國西敏寺大學媒體藝術教育研究中心Practice-Based博士、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攝影與城市文化學系碩士,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
- - -
講者|朱盈樺
與談|林怡秀
時間|2021/08/27(五)19:30-21:30
*因疫情因素,本場講座僅以粉絲專頁直播方式進行
*免費參加,歡迎捐款支持 Lightbox 繼續舉辦活動:https://www.lightboxlib.org/donate
支藝樺粉絲專頁 在 臺灣意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
《再會吧 北投》凱道限定版音樂會線上免費看‼️
吳念真導演用溫暖嗓音講述台灣人記憶中的北投故事
經歷時代變遷一度繁華不再的北投溫泉鄉
面對人生命運的無奈與選擇
憑著努力共同開創了新天地
讓我們一起用北投精神迎接疫情新生活💪
享受陳明章、王彩樺、于子育、陳竹昇、方宥心、楊大正、林雨宣等人的美妙歌聲😍
-
⏰播出時間:8/7(六) 14:30~8/8(日) 20:50
🎬線上觀看平台:
綠光劇團FB粉絲專頁
綠光劇團Youtube頻道 https://youtu.be/yIDqst0uEyQ
感謝 #文化部 #藝Fun劇場
-
誠心邀請您加入【 🌧雨天,我們撐傘☂️】計畫:
❣️可透過轉帳、匯款、劃撥捐款 👉https://reurl.cc/0jZYLY
☂️有您一同撐傘,我們將不再孤單☂️
支藝樺粉絲專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-節目主持人-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
本集主題:「當時小明月」介紹
訪問作者:林佳樺
內容簡介:
再活一次,誤為遭棄的童年
找家的過程,就是找到自己的光
林榮三散文獎得主林佳樺 第一本散文集
「我開始記下有關宜蘭的一切;書寫時,我的心也是穿行在長長的隧道,一個人,進出一座又一座的山。」──林佳樺
「床前明月光,疑似地上霜」,故鄉一直是寫作者追逐的光點,回到自身,找到根源,並更理解自己的故事。林佳樺生長於宜蘭,四歲時因父親患病,家中三姊弟,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,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。分離的焦慮、恐慌,懷著似乎被父母遺棄的忐忑,埋下成長的不安;四十歲再度回頭,用書寫擁抱內心自卑與匱乏的小孩……
但,書寫文學可以療癒嗎?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嗎?林佳樺一次次揭開結痂的疤痕,唯有面對彼時傷痛,找到家的路,才發現原來,無處不是家;只是,至今,仍在尋覓。
■卷一「石磨記」:
以鄉下藥鋪子為主,回憶在外公外婆三合院所歷經的點滴,跟著外婆以石磨碾豆米、抓藥包材、曬藥種蔥。她的童年是一枚酸甜回甘的仙楂片。
■卷二「吹笛人」:
寫三合院外的村里庶民,已消逝的閹雞師傅、撿拾荒物的鄰人、沉迷於方城之戰的表哥等,紀錄家鄉今昔變化、家族鄰人從事的行業變遷與時代的興衰。
■卷三「時鐘路」:
回鎮上父母家後,重新與父母、姊弟磨合生活,找到自己在原生家庭的位置,也寫下回到鎮上後,感受到小鎮與村裡的同與異。
■卷四「捉迷藏」:
是以書寫與作畫捕捉飄動的心靈,在藏與被找到之中,幽微的放置自己的故事。每次書寫,都是乘坐時光機,到過往歲月挖鑿,找尋殘骸、碎片……
作者簡介:邱家宜
一九七四年生,宜蘭人,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。現職台北市立萬芳高中國文老師,任教十八年。
一名時間空間被切割零碎的平凡婦女。常走在繞的路上,幸賴將就居,在彎路上指引了一道光。喜歡書寫的自己,更喜歡閱讀時的自己。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組二獎、旺旺時報文學獎散文組三獎、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組佳作等。作品散見《幼獅文藝》、《聯合報》、《自由時報》副刊、《中國時報》人間副刊等報章雜誌。
出版社粉絲頁: 有鹿文化.閱讀有路
請大家支持,我全部六個粉絲頁
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lee
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happy
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video
漢聲廣播電台「fb新鮮事」節目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vhbn
漢聲廣播電台「快樂玩童軍」節目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scout
漢聲廣播電台「生活有意思」節目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life

支藝樺粉絲專頁 在 梁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
希望這部影片,能夠讓大家更了解『台灣藝人-宋芸樺 自稱中國人,中國是我的祖國 』,如果有什麼看法,歡迎在底下留言。
--
[參考]
1.片頭-我的少女時代 Our Times Movie Theme Song
2.wiki
3.《所以我停下來》MV
4.《等一個人咖啡》
5.《我的少女時代》
6.田馥甄 Hebe Tien《小幸運 A Little Happiness》
7.《西虹市首富》
8.網路溫度計
9.片尾-我的少女時代 Our Times Movie Theme Song
--
若喜歡我的影片,記得訂閱、分享或按讚,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,感謝你!❤❤❤
每週一、四晚上九點之後,新影片上架!
--
歡迎訂閱 ▶ http://bit.ly/2reFtOY
記得按右邊的鈴鐘🔔
有新的影片上傳會通知你
--
網誌圖文版▶https://bit.ly/2RcUVng
FB粉絲專頁▶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woplayNews/
Twitter▶https://twitter.com/twoplay520

支藝樺粉絲專頁 在 Chou Shu-Yi周書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
非黑即白的地板上
舞者們五顏六色的跳動著
舞姿被記憶在每個人心中
也被捕進一些人的手機裡
氣球飛上天,結束了今天的舞蹈旅行
它化作希望,將帶我們飛向2014年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2013年「舞蹈旅行計畫」首訪港澳
一連參加「香港台灣月」&「澳門藝穗節」
香港台灣月
11/01 (五) 香港文化中心廣場 16:00-16:30 (大鐘旁)
11/02 (六) K11 購物藝術館16:30-17:00 (戶外廣場)
澳門藝穗節
11/09(六) 大三巴牌坊15:00-15:30 (下方廣場)
11/10(日) 議事亭前地16:30-17:00 (噴水池旁)
周書毅:「舞蹈旅行計畫的誕生,就是想讓一支舞作發揮它最大的可能,去到不同城市空間,豐富並貼近人的生活。」
這也是他9月初隻身前往港澳兩天一夜的原因,一連看了十幾個地方,找到作品與港澳朋友相會的定點。計畫初次離台,舞者們以ㄧ週到訪的時間,觀察城市裡的氣味、人群的速度,為讓演出更融入當地生活,真正觸動在城市中游走的居民與旅人。
香港K11演出行程結束後,周書毅:「今天是作品《1875‧拉威爾與波麗露》六歲生日。」2007年11月2日,此作重新改編首演於臺北藝術大學,2009年榮獲英國沙德勒之井(Sadler's Well's)劇院第一屆全球網路影片比賽首獎,2010年受邀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,及紐約「秋季舞蹈藝術節」(Fall for Dance Festival)演出。
2011年正式啟動「舞蹈旅行計畫」開始把舞蹈帶去旅行,以不搭台、不架燈的形式,在不同城市起舞,把舞蹈帶回街上、土地上、交通樞紐、購物中心、休憩廣場,也就是人們的生活裡。
「在這節奏快速的香港,有多少人會為了看舞停下腳步?」事實證明《1875‧拉威爾與波麗露》強大的能量十分吸引人,一連兩天的香港演出,一場在香港文化中心(維多利亞港邊)、一場在 K11 購物藝術館,特地前來、途經佇足、連看兩場、演後久久不想離去的故事,都發生了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舞者 / 林祐如,田懿葳,楊雅鈞,郭秋妙,潘柏伶,江侑倫,林修瑜,洪珮瑜,王甯,陳詠欣,陳虹均,簡雅慧,王筑樺,鄭皓,許程崴
2013香港台灣月資訊 http://www.taiwanculture-hk.org
2013澳門城市藝穗節 http://www.macaufringe.gov.mo
[周先生與舞者們] 粉絲專頁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uyianddancers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拍攝-林婉玉、黃鈴媛
剪輯-林婉玉
